• 学校官网
  • 信息门户
  • 办公系统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院长寄语 历史沿革
  •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 经彩党建
    党建动态 主题教育 工会之家
  •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人才引进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团学之窗 学生风采
  •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指导 校友风采
  • 下载中心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专业介绍
    • 专业建设
    • 课程思政
    • 学生培养
    • 专创融合
  • 研究生教育
    • 应用经济学
    • MPAcc
    • MTA
    • 规章制度
    • 招生信息
    • 榜样人物

学生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学生培养 >> 正文

旅游管理(120901K)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2023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5-10-09 浏览:次
A A A


旅游管理(120901K)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2023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与创新型专业人才。

目标1: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

目标2: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

目标3: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组织团队开展旅游管理活动,运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

目标4: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视野的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相应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本专业领域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指标1.1: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社会责任感,能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指标1.2:熟悉旅游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2.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旅游管理的规律和特点;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分析和评价本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初步掌握旅游管理的实践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分析和评价本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并能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指标2.1: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以及文化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分析现实工作中的管理现象和管理问题;

指标2.2:掌握一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沿理论与发展方向;

指标2.3:初步掌握旅游管理的各项技能,有效运作旅游管理实际操作活动。

3.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指标3.1: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对旅游管理实际现状提出自己的见解;

指标3.2: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对旅游管理组织或组织内部的创业团队进行旅游管理支持活动。

4.具有一定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指标4.1:能综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与方法对该领域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诊断,并提出管理对策与建议;

指标4.2:能利用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效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实践工作能力。

5.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指标5.1:熟悉现代办公软件和网络工具,掌握专业文献搜集方法,能够较快速地进行相关文献、专业资迅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指标5.2:初步掌握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能对旅游管理组织的经营状况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

6.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事、同行以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指标6.1: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能在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工作;

指标6.2: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初步编写旅游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文件,进行各种公文沟通。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指标7.1: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与合作,有旅游服务组织内部员工和团队领导的意识;

指标7.2:能初步根据旅游组织的需要进行团队组建、任务分工等工作,有激励团队成员实现团队目标的相关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指标8.1:了解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跨国组织的旅游管理相关知识;

指标8.2: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理解不同文化、行为之间的差异,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指标9.1: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以补充新的知识与技能;

指标9.2: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持续适应职场的需要。


三、培养特色

1.本专业立足以市场需求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充分体现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综合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能够较好地服务全域旅游发展的应用型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理念。

2、构建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特色和应用特色,助推学生能力提升。特别注重与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深度合作,吸纳企业优质资源进课堂,将课程教学融入企业业务流程,将教学实践环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四、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五、学位课程

酒店运营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消费者行为、旅行社管理、旅游文化、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大数据分析、旅游商务英语。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社会实践(含实习、社会调查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综合训练、科研实践等)等。


七、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学生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达到规定的  57  学分,并修完规定必修但不计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方可毕业。满足《湖南理工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方可授予 管理学 学士学位。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

1.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平台(应修 28学分,其中必修 21 学分,选修  7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学时

课程周学时数与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总计

讲授

实践

1

2

3

4

5

6

7

8


科类基础课程

必修

6155F0070

应用统计学

3

48

40

8






3



试


类别小计

3

48












学科核心

课程

必修

6129F0100

旅游财务管理

2

32

26

6






2



试



6130F0127

管理信息系统

2

32

16

16







2


查



6131F0127

旅游经济学

2

32

26

6







2


试



6131F0116

旅游消费者行为

3

48

42

6






3



试


类别小计

9

144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5131F0187

旅游地理

2

32

26

6







2


查



5131F0196

旅游商务英语

3

48

38

10






3



试



5130F0060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

32

26

6






2



查



5131F0306

旅游大数据分析

2

32

22

10






2



查


类别小计

9

144












专业方向课程

任选

5231F0297

茶文化与展示

2

32

22

10







2


查



5231F0317

智慧旅游

2

32

22

10







2


查



5231F0327

休闲学

2

32

26

6







2


查



5231F0337

洞庭水文化旅游

2

32

24

8







2


查



5231F0346

美丽乡村旅游

2

32

16

16






2



查



5231F0356

湖南旅游资源概况

2

32

26

6






2



查



5231F0367

城市旅游

2

32

22

10







2


查



任选小计

7

112













   类别小计

7

112












合 计

28

448












2.实践创新模块(应修 21 学分,其中必修 17学分,选修 4 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开课学期与时间

考核

方式

备注






1

2

3

4

5

6

7

8




集

中


实

践

必修

91A0F002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

业指导(2)

1

20






1



查




1131F0398

毕业综合训练

8

8W








8W

查




2131F0418

毕业实习

4

8W








8W

查



类别小计

13












素质拓展

必修

A1A0F0033

创业基础

2

32





5-7学期


查




A1A9F0011

社会实践

1

32





5-7学期


查




A1A9F0021

劳动教育

1

32





5-7学期


查

第二学期上课,不开课



必修小计

4

96












选修

A201F0388


课外专业实践

学科竞赛

4










查






创新创业训练











查






学术论文











查























文体竞赛等

课外活动











查






科研训练及成果











查






职业技能











查






各类讲座











查



类别小计

8






5-7学期




合计

21













3.应补修课程

课程模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分项学时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讲授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课内实践

课外实践



补修课程

6131F0061

旅游文化

必修

3

48

42




6

查

5


4131F0284

酒店运营管理


2

32

32





试

5


3131F0364

酒店运营实训


1

24





24

查

5


5131F0163

旅行社管理


2

32

26




6

试

5


6131F0043

旅游市场营销


3

48

40




8

查

5


5131F0153

导游业务


2

32

26




6

查

5


小计


13

216

166




50





九、相关规定与实施细则


1.课程补修包括酒店运营管理、酒店运营实训、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旅游文化等6门课程,为必修课。所有学位课程要在毕业前修完,其余核心课程成绩必须平均70分以上,才能符合授予学位的相关条件。

2.专业选修课以选课人数达到 30 人为条件开课,或者以班为单位选课;

3.为了操作的连贯性,根据课程需要,所有实训课可以连续排课;

4.毕业实习:第8学期进行,时间8周。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日志,指导老师评定实习成绩。

5.毕业综合训练。学生在第8学期毕业实习结束后,须完成毕业综合训练(字数在8000字以上)。毕业综合训练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理论与实践成绩的检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一定的专业学识水平。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评定成绩后,记入学生成绩档案。鼓励毕业综合训练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以外,凡符合下列情形的均可由学生本人向学院提出毕业论文抵顶申请: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5000字以上);学生以参赛作品形式(论文或设计)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生学科竞赛并获得奖励的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并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结题验收通过后的科研作品(论文或设计);其它可代表其专业水平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案例及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具体申报流程、成绩认定方法按照学院相关文件执行。

6.素质拓展课程的学分认定及细则。素质拓展课程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积极从事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审核认定后被计入的学分。素质拓展课中的创业基础、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为必修,其它素质拓展课为选修,必须修满4个学分,每个项目1学分。高职专科期间所获得成绩可认定素质拓展的必修和任选各一门课程。学生素质拓展学分一般每学年认定一次。每学年末,学生向学院提交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申请和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经学院审核认定后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对学年末未取得学分或累计学分较少者,学院将及时提醒警示,以免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学生毕业前,学院将毕业年级学生的素质拓展学分汇总,相关证明材料及汇总表加盖学院公章后存档。素质拓展课程的学分认定细则见下表:

①社会实践赋分细则:

考核方式

学分

细则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含志愿服务、专业社会服务等)2次及以上

2

志愿服务以校团委考核认定为准,专业社会服务以学院考核认定为准,每次计1分。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社会调查并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2

社会调查报告作者限前5名,以马克思主义学院考核为准。

参加社会实践获省级以上表彰

3

以相关证书、文件为准。

参加社会实践获校级表彰

2


②课外专业实践赋分细则: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认定学分

备注

科研训练及成果

完成国家级项目或获奖

6

以相关证书或文件为准。不计排名顺序,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励按最高级别计分。


完成省级项目或获奖

4



完成校级项目或获奖

2


学术论文

国家级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

第一作者

5

以刊物或录用通知、奖励证书等为准。



其他前3名

2



一般刊物、省级或校级刊物

第一作者

3




其他前3名

1



在权威学术会议宣读或发表论文

5


学科竞赛

获国家级奖励

5

以相关证书或文件为准。不计排名顺序,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励按最高级别计分。


获省级奖励

4



获校级奖励

2


创新创业

获国家级奖励

4



获省级奖励或创业并申办营业执照

3



获校级奖励

2



参加素质实践项目或双创培训活动

2


文体竞赛等课外活动

获国家级奖励

4

提供相关证书或文件,校团委负责考核。


获省级奖励

3



获校级奖励

2


职业技能

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或通过全国计算机三级及以上考试;或取得本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

以合格证书为准,每项计3学分。

各类讲座

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讲座4次及以上

2

以学院考核认定为准,此项最高计2分。


十、各类平台模块学分要求统计表

   

平台

模块及具体类型

最低学分要求

1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平台

1.1科类基础课程(必修)

3


1.2 学科核心课程(必修)

9


1.3专业核心课程(必修)

9


1.4专业方向课程(选修)

7


1.5补修课程(必修)

13

2实践创新模块

2.1实践创新(必修)

17


2.2实践创新(选修)

4

合   计

必修:

51


选修(含限修、任选):

11


毕业总学分标准:

62



十一、专业负责人

序号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专业领域

1

吴忠才

教授

研究生/博士

旅游管理

2

李文兵

教授

研究生/博士

旅游管理




  • 附件【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2023版).docx】已下载次
分享到:

下一篇:经管学院2020-2024近五年学科竞赛获奖

地址:岳阳市湘北大道湖南理工学院8号教学楼

邮箱:hnistjgxy@163.com 电话:0730-8646343

友情链接

  • 学校官网
  • 宣传部
  • 学工部
  • 教务处
  • 计财处
  • 人事处
  • 图书馆
  • 团委
  • 研究生院
  • 院长、书记邮箱

Copyright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