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1.会计学辅修专业
辅修专业是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本科专业大类修读另一专业的主要课程。辅修专业依托学校现有本科专业,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而开设。会计学辅修专业着眼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依托学校新工科门类、会计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点,面向全校大二及以上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聚焦数据智能技术的前沿应用与实践创新,构建“专业认知-技术应用-场景开发-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涵盖 15 门核心课程(50 学分),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采用案例教学和智能化实践培养模式,突破传统课程点状知识的局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AI 会计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金融大数据微专业
微专业是围绕特定领域、研究方向、产业发展趋势或者专业核心素养,提炼开设一组“小而精”的核心课程,通过灵活而系统地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金融大数据微专业依托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与大数据专业师资优势,联合本地商业银行共建,聚焦金融及大数据领域,培养具备金融理论、数据分析与行业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通过“金融 + 数据 + 技术” 三维课程体系,开设《Python 金融数据分析》《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等8 门核心课程(总学分 24),融合线下授课、线上实训与企业实战,重点强化量化建模、智能风控、数据可视化等技能。教学团队由校内老师、行业导师(如商业银行技术总监)专家组成,配备金融大数据实验室、量化交易模拟平台及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学生需完成金融数据分析项目、量化交易策略开发等实践环节,并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 认证课程等提升竞争力。毕业生可在商业银行风控部门、证券公司量化投资部、金融科技企业等从事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岗位,或赴国内外高校深造。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强化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金融大数据领军人才。
二、招生要求
1.会计学辅修专业
(1)招生专业:不限专业,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报读;
(2)技能要求: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金融大数据微专业
(1)招生专业:不限专业,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报读;
(2)技能要求: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招生对象
1. 会计学辅修专业
我校在籍在校2023级和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主修专业已修读的课程绩点1.5以上且 学 有 余力。
2.金融大数据微专业
我校在籍在校2022-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及社会从业有需求人员。主修专业已修读的课程绩点1.5以上且学有余力。
四、证书发放
1.会计学辅修专业
学生完成主修专业学业的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学分要求的学生,由学校颁发写实性辅修专业证书,并认定辅修学位;辅修专业的学位授予时间与主修专业的学位授予时间一致;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中止辅修学习的学生,若辅修学分达到30学分及以上,由学校发给写实性辅修证明。
2.金融大数据微专业
学生按照微专业开设要求,修读完成所有课程,经开设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审定,发放由学校统一印制的微专业证书。微专业为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 学信网) )备注信息,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五、报名流程
2025年6月30日-8月28日,学生仔细阅读所报专业培养方案,根据《辅修/微专业学生报名、注销操作指南》说明进行网络报名,学院线上审核学生报名条件并审批学生申请,7月12日前教务处对审核通过学生进行公示。《辅修/微专业学生报名、注销操作指南》请咨询各班学委。联系老师:杨老师,联系电话:13575000577
经济与管理学院